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发布

《“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发布
《“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发布2018/06/08 11:03到好友或朋友圈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好友 分享到朋友圈 6月7日下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在澳门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白皮书》基于两家机构联合开展的同名课题研究,在过去两年里,联合课题组调研了9个“一带一路”沿线及域外国家,与80多家中外企业、20余家国际机构和智库机构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近20个。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公司支持了该课题研究。
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发展合作的优先领域。《白皮书》以“让发展可及”为主题,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情况。
《白皮书》分析了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竞争力情况,在56个有数据的经济体中,过去6年里有25个经济体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呈持续上升或止跌回升状态,有15个经济基础设施竞争力保持了稳定。分析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在全球居于高竞争力集团,在交通领域优势尤其明显,得分达到5.1分(沿线经济体平均得分为3.78分),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互补潜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发布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也显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指数达到近10年来的峰值,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自2015年中国发布“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驶入了快车道。2017年,中国企业在沿线的工程承包合同额达到1443.2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55.8%;完成营业额855.3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了23.5%。
《白皮书》指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中,“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蒙内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对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正在显现,项目建设也带动了本地的就业,许多基建项目本地化用工比例达到%,工业园区的建设也提升了当地的工业化能力,培养了产业工人和企业管理团队。此外,包括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国家在内的国际企业也在基础设施的价值链中多方参与,共享基建合作的机遇。《白皮书》还指出,中国企业在社会领域起步相对较晚,但学习很快2、根据机械的应用状态及油的应用克日,许多企业积极践行在建设质量、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社区发展等领域的社会,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从被动走向主动。
《白皮书》也回应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基建合作领域的一些误解和焦点议题。“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发展导向的合作框架,而非地缘政治战略或计划,立足于各国真实的发展需求,具有开放、灵活、立足市场和渐进发展的特征。在基建合作方面,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也普遍获得了良好和稳健的经济回报,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国际化经营能力,与东道国社会实现了“双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以及长期以来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对外援助,也为许多合作奠定了信任基础。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是最早获得国际化经验,加上基建领域的自然垄断特性和公共属性,使这些企业在沿线地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白皮书》指出,多数的基建项目以及项目贷款是稳健的,但东道国的还款能力能取决于更多因素,包括东道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影响等,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管控潜在风险。
《白皮书》认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合作也存在不少挑战。基础设施的开发需要嵌入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对许多东道国来说,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常常被低估,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政策共识并付诸坚定的行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都缺乏能力来支持投资、管理和运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国际发展合作体系也存在短板,难以动员足够的资源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更广泛的基础设施投资。对不少中国企业来说,对“一带一路”也存在理解偏误,一些新出海的企业缺乏对东道国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从,对企业社会的履行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此外,多数基础设施项目缺乏科学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这也影响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良好沟通。
《白皮书》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推动全球由工业革命以来的“少数人的现代化”向“多数人的现代化”转型。“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这一历史性转型提供动力。中国的发展本质上是全球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中国道路独特但不例外,理解这一点,对构建“一带一路”下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合作的信任基础十分重要。为使“一带一路”基建合作行稳致远,各方既要有历史理性,也要有历史耐性。中国与各国需要加强战略沟通,立足自身国情寻找合作的落脚点,政府、企业和社会部门需要加强协同,对合作项目开展可靠的影响评估,创新合作的机制,完善投融资模式,扩大利益共同体。
课题组联合组长、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房秋晨会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核心内涵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国际基础设施合作不仅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也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作为对外经济合作行业的全国性组织,承包商会将立足自身职能,通过向政府反映企业诉求、推动行业自律和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始终致力于推动会员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
卡特彼勒公司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先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沿线各国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促进新一轮经济繁荣。卡特彼勒具有丰富的全球化运营经验和完善的全球化运营体系,不仅是倡议的合作者,也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更是“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坚实合作伙伴。卡特彼勒非常愿意与沿线项目合作增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伙伴共同分享全球化的业务模式、管理理念以及在企业文化创新、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经验,致力于为国际大型承包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化产品和方案,为“一带一路”项目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支持和技术保障。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白皮书执笔人俞建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合作蓬勃开展,成果超出预期,充分显示出倡议的生命力。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作为一家智库型基金会,以“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为宗旨。“一带一路”是基金会的长期研究议题,《白皮书》对过去几年的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未来基金会还将与各方合作,设立专项研究基金,对沿线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影响评估和案例研究,并积极探索在沿线国家开展软性基础设施合作,包括在其他国家合作推广校餐计划以及其他儿童发展项目,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做出我们的贡献。
:Jason
收藏本文文章关键字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一带一路篇:无畏严寒酷暑 维特根集团设备助阵哈萨克斯坦公路建设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首倡之地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出境第一站,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详细] 11:03
共建“一带一路” 徐工人气爆棚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鱼白,清秀山上的晨钟声悠长响起,在熙攘的人群中,9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详细] 16:14
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商务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至8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9个国家和地区的465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4930.9亿元,同比增长2.7%。数据显示,1月至8月,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214.9亿元,同比增长0.9%,新签合同额8827.5亿元;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2.5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1.6万人,8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99.9万人。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表示,前8个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稳步有序发展。其中,1月至8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3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89.7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2.4%。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777.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60.1%;完成营业额499.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积极推进。对外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1月至8月,对外投资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占比分别为30.9%、17.8%、10.8%。其中流向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对外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和13.1%。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文章来自中国侨)[详细] 09:31
第二届“一带一路”工程机械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第二届“一带一路”工程机械国际合作论坛,于2019年9月5日在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详细] 09:4宁波将会聚国家级新材料领域科研机构5家6
国机重工国际装备有限公司出席 “一带一路”工程机械国际合作论坛【 现场报道】9月5日,国机重工集团国际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受邀代表国机重工参加中国[详细] 14:13
+加载更多
天津工作服制作孝义工服定做
鹤壁试验机